广告1

珍爱骨骼,让我们共同关注骨质疏松症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所谓骨质疏松症,是指以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有哪些症状?

腰背疼痛、驼背畸形、身高变短、发生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即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数下降,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如何鉴别发生骨质疏松症?

发生了脆性骨折及(或)骨密度低下者。

脆性骨折: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发生的骨折,是骨强度下降的明确体现。

骨密度: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的最佳定量指标。

哪些人需要测骨密度?

1.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无论是否有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者。

2.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者。

3.有脆性骨折史和脆性骨折家族史的男、女成年人。

4.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男、女成年人。

5.X线摄片已有骨质疏松改变者。

6.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

7.有影响骨代谢疾病或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者。

骨质疏松高危人群自我检测

1.你是否有因为轻微碰撞或者跌倒而伤到自己骨骼?

2.你有连续3个月服用激素药品吗?

3.你的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3厘米(50岁后)?

4.你有无过度饮酒(每天约2次或者以上)?

5.你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6.你有经常腹泻吗(由腹腔疾病或者肠道疾病引起)?

7.你的父母是否有轻微碰撞或者跌倒而发生骨折的?

8.女士:你是否在45岁前出现闭经现象?

骨质疏松症如何预防及治疗?

第一阶段

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尽可能通过进食高钙食物,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对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重点随访,早期防治。

第二阶段

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量丢失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

第三阶段

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CT、Ca),促进骨形成(活性VitD)的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跌倒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早期活动,给予抗骨质疏松、促进骨愈合、补液、补钙、提高免疫功能等对症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

1.饮食适量:骨质疏松患者饮食必须适量,暴饮暴食除了对胃肠道有损害外,身体也不能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只能将过多的部分排出体外,因而无益于纠正骨质疏松。

2.合理补钙:多食富含钙质食物,海产类、豆制品类、乳品类、蔬菜类、坚果类,以及其他添加钙食品。

3.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老年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男性:65克,女性:55克。

4.补充维生素D:多食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肝脏、鱼肝油、蛋黄、坚果、绿叶蔬菜等。

5.饮食禁忌:忌高盐、高脂肪饮食,少喝碳酸饮料、浓茶、咖啡,戒烟酒。

6.适当运动:适当运动不仅可预防因不运动引起的骨量丢失,还可以增加肌体平衡能力及灵活性,有助于防止跌倒而减少骨折的发生。

7.适当日照:老年人接受适量阳光,可促进体内活性维生素D的生成,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晒太阳的时间段最好在每天下午3时以后到傍晚时分, 20到30分钟为宜。

8.保持作息规律和心情愉快,充足规律的睡眠不仅有助消除疲劳,还可提高抵抗力。而不规律睡眠容易造成骨质流失,骨质疏松患者尤其应保持作息规律。保持愉快心情,研究已经证实,情绪抑郁可使皮质醇水平升高,从而导致骨质流失。因此,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5546821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4810669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微信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