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作为严重的疾病,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巨大的身心压力,也给家庭成员带来诸多挑战。家庭作为患者最重要的支持系统,在癌症患者的居家护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那么,癌症患者在家中如何护理?肿瘤患者与家属需要注意什么样的问题?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注意心理问题:通过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力量源泉
心理支持是家属居家护理癌症患者的首要任务。患者在患癌期间会经历恐惧、焦虑、抑郁等复杂的心理变化。此时,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情感支持,成为他们心灵的支柱。具体而言,家属应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和想法,理解他们的痛苦不安,避免轻视或忽视患者的情绪;给予患者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总之,家属应尽可能多地陪伴患者,利用温暖的话语和行动给予患者安慰。
注意日常生活问题:通过生活护理为患者提供关怀
日常生活照料是癌症患者居家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属应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支持,保证患者能舒适地生活。
第一,家属需要保持居家环境的整洁、安静和舒适,室内温度控制在18-22°C,湿度在50%-60%为宜,同时注意通风换气,避免噪声干扰。第二,协助患者保持个人卫生,使其积极进行洗漱、穿衣、修剪指甲等;对于卧床不起的患者,则应定期翻身、擦洗身体,预防褥疮和坠积性肺炎。第三,癌症患者食欲缺乏,家属应尝试多样化的烹饪方式,增加食物的色香味,激发患者的食欲,同时提供营养均衡、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生冷、过期或变质的食物。第四,家属需在家中设置防滑地板、扶手等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患者跌倒或受伤,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要使用轮椅或助行器辅助行走。
注意疼痛问题:通过疼痛护理减轻患者痛苦
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有效的疼痛管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家属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记录疼痛的部位、性质和持续时间,便于调整治疗方案,按医嘱、按时、按量给患者服用止痛药,不可随意停药或减药。在此过程中,家属要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并向医生反馈。同时,按摩、针灸、理疗等非药物治疗方式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音乐疗法、冥想等心理干预也有助于减轻疼痛,家属应当在遵医嘱的前提下多方尝试。此外,由于疼痛容易伴随着心理压力,因此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减轻其疼痛的感受。
注意康复问题:通过康复护理促进患者身体机能恢复
康复活动对于癌症患者的身体机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家属应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活动,提供支持与协助。适度的运动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心肺功能、缓解癌症相关性疲乏,因此,家属需按照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制定运动计划。对于存在肢体活动受限、语言障碍等功能障碍的患者,家属也应协助患者进行肢体伸展、语言练习等功能训练,组织患者参加家庭聚会、朋友聚会等社交活动,保持其与社会的联系,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被遗弃感,同时要鼓励患者参加心理康复课程或活动,如心理咨询、团体治疗等,以全面应对癌症带来的心理挑战。
注意睡眠问题:保证患者拥有充足的休息与睡眠
充足的睡眠对于癌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家属应关注患者的睡眠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例如:保持卧室安静、整洁和舒适,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使用柔软的床品和枕头。同时,家属要鼓励患者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每天定时上床和起床,避免熬夜和午睡过长。在睡前,家属要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如听音乐、泡脚、阅读等,避免其在睡前进行刺激性的活动或讨论敏感话题。对于存在严重睡眠障碍的患者,家属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镇静催眠药物,但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依赖性,避免长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