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导致肺部血液循环受阻的一种疾病。这种阻塞会导致肺部组织缺氧,严重时可导致肺组织坏死,即肺梗死。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因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休克和死亡。因此,快速识别肺栓塞的急救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肺栓塞的症状识别
肺栓塞的症状因病情轻重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呼吸困难:急性肺栓塞患者常感觉呼吸急促、气短,特别是在活动时加重。这是由于肺动脉痉挛和肺血管阻塞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导致肺循环血流量减少,肺部供氧不足。
胸痛:肺栓塞的患者在胸骨后部或胸腔内可能感到一种刺痛或针刺样的疼痛。这是由于肺动脉及其分支内栓塞引起的肺血流减少、肺动脉蠕动增强和肺血管压力升高。
咯血:肺栓塞患者咳嗽时可咯血,呈鲜红色,量多少不一。这是由于肺毛细血管内的栓塞物破裂导致出血。
心动过速:由于肺栓塞患者的肺动脉和肺血管阻塞,引起肺循环血流不畅,因此会导致心房和心室迅速收缩,出现心率加快的情况。
低血压:部分肺栓塞患者由于肺动脉压力增高导致左心室充盈减少,使心排血量下降,出现低血压的症状,严重者可能发生休克。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极度焦虑不安、恐惧、恶心、抽搐和昏迷等表现。当发现患者突发不明原因的虚脱、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甚至晕厥、咯血时,相关人员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肺栓塞的急救措施
拨打急救电话:当患者疑似出现肺栓塞症状时,相关人员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告知医护人员患者的情况和疑似症状。在等待救护车到达之前,尽量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如果患者的呼吸道被痰液或呕吐物阻塞,应立即清除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患者衣领,使其保持呼吸顺畅,如有条件,可以给患者吸氧。
休克体位: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以让其平躺,保持平静,用枕头将其脚部垫高,使其下肢与地面呈30°角,避免血栓继续脱落加重病情。
心肺复苏:如果患者意识丧失,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相关人员要耐心呼叫急救人员或等待专业医疗人员的到来。
溶栓治疗:如患者发病时间较短、生命体征较平稳且血流动力学正常,应考虑进行溶栓治疗。溶栓治疗需要专业医护人员在医院内进行,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和出血风险。
肺栓塞的预防措施
术后早期活动:手术后尽早下床进行活动,无法下床者应遵医嘱在床上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穿着弹力袜:对于长期卧床或久坐不动的人群,可以适当穿着弹力袜,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或曾经发生过肺栓塞的患者,应每日服用抗凝药物,以防旧病复发。抗凝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避免久坐:血栓及肺栓塞者应尽量避免久坐,不建议进行长途飞行或坐车旅行。如果需要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可以定期起身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可以降低肺栓塞的发病风险。
定期复查:建议患者至少每半年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便及时了解身体状况并调整治疗方案。
结语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疾病,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快速识别肺栓塞的急救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因此,公众应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了解肺栓塞的症状识别和急救措施。同时,患者要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如术后早期活动、穿着弹力袜、抗凝药物预防、避免久坐等,降低肺栓塞的发病风险,为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