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药物的肾毒性

药物可以治疗疾病,但是也能够引起人体器官损害,肾脏就是最易受损害的器官之一。

肾脏虽小作用大

肾脏在我们身体里既是排泄器官,又是一个调节器官。肾脏的重量仅占机体的0.5%,然而肾脏血流却占机体血流的约25%,血流速度非常之快就是为了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并保持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

肾脏承担着排出机体代谢产物和外来毒物的作用。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经人体消化、吸收、代谢后,未被利用的部分会以尿素、肌酐、氨、尿酸等形式作为废物通过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另外,在日常吃的食物中,即使我们再小心、再预防,也难免会摄入一些对身体有害的物质,比如微量的重金属等,这些有毒的物质除了从肠道排出外,很多小分子有毒物质要通过肾脏排泄出去。

肾脏具有保持机体水平衡的作用。人体组成约70%是水,水在机体的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肾脏是排尿多少的“调节员”。有的人每天喝2升水,有的人每天只喝半升水,但都同样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就是靠肾脏调节维持了水量的平衡。

另外,肾脏还有一系列的分泌和重吸收的过程,能够保持钠、钾等离子在身体里的平衡;肾脏还能够分泌一些激素,如可以调节血压的肾素等。

药物在肾脏浓缩

正是由于肾脏的生理功能特点,使得药物对肾的损伤更需要关注。

肾脏里的血流速度非常快,一个人每天流经肾脏的血量约是180升,但是从肾脏排出的尿量却仅有约1.5升。肾脏把99%的水重吸收回去,而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和毒物仅通过1%的水排出体外,所以,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比在血液中浓度高出几十倍到上百倍,这个过程也称作尿浓缩。

浓缩使得肾组织内的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器官组织,如果此类药物是对肾脏有高毒性的药物,那么就会对肾脏产生毒性,造成肾小管直接损伤;或者,导致肾脏缺血,造成肾脏组织缺氧性损伤。此外,某些药物浓度过高后会形成结晶析出,沉积后堵塞肾小管、肾盂或输尿管,造成急性梗阻性肾脏损害。

药物对肾脏的毒性,按照临床表现可以分为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梗阻性肾病等。

药物对肾脏的毒性损伤既有一过性的,也有永久性的。一般情况下,急性肾损伤如果及时停药并进行治疗,一般只对肾功能造成暂时的影响,如尿浓缩、排泄毒物等功能,治疗后可以恢复正常。但是,某些药物(如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对肾造成的损伤(包括急性损伤)是不可逆的。目前明确对肾脏有损伤的药物中,西药约有150种以上、中药约有50种以上。

在西药中,比较常见的、能损害肾脏引起毒性反应的药物以抗菌药和抗肿瘤药物为主,还有部分非甾体抗炎药、抗癫痫药、麻醉剂、金属络合剂和各种血管造影剂等等。

抗菌药类:氨基糖苷类中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毒性作用最强,还有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和链霉素;青霉素类,各种半合成青霉素均可诱发肾脏损害;头孢霉素类,第一代头孢霉素毒性最明显,第二代、第三代头孢霉素毒性较小;其他如多黏菌素、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磺胺药等也有肾毒性。

抗肿瘤药物顺铂、甲氨蝶呤、链氨霉素、亚硝基脲类,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保泰松、吡罗昔康(炎痛喜康)、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及萘普生(甲氧萘丙酸)等都有肾毒性。

在中药中,医学界普遍公认对肾脏毒性较大的植物类中药有关木通、雷公藤、益母草、草乌等。例如:雷公藤,别名断肠草,看过武侠电视剧的人都应该不陌生;动物类中药有斑蝥、鱼胆、全蝎、蜈蚣等;矿物类中药有砒霜、朱砂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5546821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4810669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微信
电话
搜索